天美麻花星空果冻

简体中文
刘洁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洁,天美麻花星空果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评论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得作曲学士、作曲技术理论硕士与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任教于天美麻花星空果冻,2016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留学资格,前往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创作与分析、音乐评论、音乐文化、艺术学理论、艺术数字人文等。


主要成果:


期刊论文:

1. 《民间音乐在当代作曲实践中的创造性处理——贾国平&濒迟;宁波组曲&驳迟;的作曲技法解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4。

2. 《跨文化语境下当代专业音乐创作的文化书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2。

3. 红色经典的重构与创新——评音乐剧<江姐&驳迟;》,《人民音乐》2023/6。

4. “无人的音乐”——从编码器到人工智能作曲的主体异位》,《天津社会科学》,2022/2。

5. 《真实与超现实:声音设计在成人向动画中的功能分析——基于9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雨刷器>的个案解析》,《装饰》2023/1。(此论文获评《装饰》2023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6. “人机协作”音乐生成的价值辨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4。

7. “记忆未来”:贾国平&濒迟;万壑松风>的视听景观分析》,《艺术评论》,2019/1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20/2。

8. 《深美之意蕴 高远之襟怀——论徐振民作品中的“意境”追求》,《人民音乐》,2016/2。

9. 《民风造绝响 自然成天籁——秦文琛其人其作》,《人民音乐》2006/2。

10. 《音乐与文学在贝里奥<迷宫>中的重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4。

11. 《构建精神世界的众生之音——贝里奥音乐戏剧&濒迟;迷宫>的新人声技法研究》,《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6/2。

12. 《贝里奥新人声作品中多元化的文学语言》,《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3. 《论肖斯塔科维奇对奏鸣-交响套曲的革新》,《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1。

14. 《肖斯塔科维奇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驳迟;》分析《音乐创作》2009/3


报刊理论文章:

  1.《传统音乐正成为电影叙事的点睛之笔》,《光明日报》,2025/3/26。

  2.《让动人音乐与经典电影并蒂开花》,《光明日报》,2023/3/15。

  3.《古老的音乐,年轻人也喜欢》,《光明日报》,2021/11/10。

  4.《新型民族乐团秉持人民性的艺术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艺术学版面)2024/10/28。

  5.《弘扬“人民性”推动红色音乐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艺术学版面),2023/2/3。

  6.《现当代文化视域中创造性的音乐表演》,《中国社会科学报》(艺术学版面),2021/1/15。

  7.《艺术创作检验时代教育成果——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师生艺术作品教育价值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20/5/21。


专着:

1. 《贝里奥音乐戏剧&濒迟;迷宫Ⅱ&驳迟;及其相关音乐分析研究》,团结出版社。

2. 《音之回响:对现当代经典名作的分析与阐释》,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教学、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红色经典电影音乐创作与审美研究》

2. 主持教育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十七年红色电影音乐创作传播的人民性研究

3.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实践的“人民性”研究》

4.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组专家)

5.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课题组专家)

6.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示范课程《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

7.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123金课本科课程《曲式与作品分析》


获奖:

1. 论文《唱响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时代乐章——中国人民大学“一二 · 九”合唱节的美育实践》获北京市学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

2. 202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