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星空果冻

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中国时间”钟鼓楼夏至音乐会圆满落幕:以乐为媒,奏响文明互鉴新篇章

星河垂幕,景风盈袖。2025年夏至之夜,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北端,历经七百余载沧桑的钟鼓楼院内,一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夏至音乐盛宴圆满落幕。由天美麻花星空果冻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承办的乐响中轴“中国时间”钟鼓楼夏至音乐会,以千年“时间坐标”为舞台,奏响中外文化交流的当代强音。百余位观众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音乐会以“时序·礼乐·共生”为核心,依托中华节气智慧与文明互鉴的时代主题,获得热烈反响。




千年“时间场域”,焕发文化新声。


音乐会选址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元明清叁代司时报时中心,奠定古都时间秩序根基;特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标志性节气节点夏至启幕,深蕴“天地中和”的东方哲学。本次活动巧妙结合其“叁候——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的自然节律与文化意蕴,精心编排为“序·时序”“壹·鹿角解”“贰·蝉始鸣”“叁·半夏生”“终·景风至”五大篇章。悠扬的古乐与磅礴的现代演绎在古老的楼宇间交织,沉寂的历史空间焕发出鲜活的文化生命力,使公众直观感受中华时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春江花月夜》节选

《彝族舞曲》

《渔舟唱晚》

《越人歌》

《牧歌》

《水调歌头》

《锦瑟》


南北非遗荟萃,奏响时空合鸣。


特邀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呈现《九曲·棹歌》。该曲目植根福建五大曲种之一南平南词,承苏皖古韵,自清嘉庆年间传入闽北,以柔美婉转的唱腔于 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洪伟领衔京西太平鼓少儿艺术团,联袂中华古典音弦乐团呈现终章舞曲《鼓之乐·鼓舞太平》。作品融合民间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元素,创新诠释源于京西太平鼓的民间艺术。这一承载“太平安乐”愿景的非遗项目,深植北京门头沟百姓击鼓迎年、祈愿国泰民安的民俗传统,历经从农家院巷到奥运舞台的升华,二十年间出访亚欧美九国传播中华文化,与南词同期载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九曲·棹歌》

《鼓之乐·鼓舞太平》

当千年非遗遇见当代创编,音乐会压轴之作《鼓之乐·象王行》以中国大鼓雷霆之韵模拟象王步伐,迸发出“万国来朝”的时代气象,为整场音乐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鼓之乐·象王行》


中西经典交融,奏响文明交响。


由人大校友易南博士编配的《蒹葭》,以古琴幽韵对话中提琴沉吟,空灵人声融通舞者翩跹,在朦胧水雾中立体呈现《诗经》“秋水伊人”的东方哲思。传统器乐、西洋弦乐、声乐与舞蹈的四维创新融合,为千年诗篇注入当代美学诠释。

《蒹葭》


东方经典曲乐深植节气智慧。《大江东去》以浑厚声线抒写生命韧劲,呼应夏至“半夏”物候;《彩云追月》用丝竹勾画南风宁和,暗合“景风”意象;《春江花月夜》借古乐流转传递四时有序的宇宙观。西方名作则与自然律动互文。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以纯净的美声重唱跨越语言,维瓦尔第《四季·夏》摹写盛夏雷暴应和“蝉始鸣”,民族乐器演奏的《雷电波尔卡》呈现绮丽音色,摹写出夏日雷鸣闪电,再现自然伟力。东西方作品在“顺天应时”的共通母题下共鸣,彰显文明互鉴的永恒价值。


《大江东去》

《彩云追月》&补尘辫;《雷电波尔卡》

《春江花月夜》

《乘着歌声的翅膀》

《四季·夏》


乐响中轴“中国时间”钟鼓楼夏至音乐会,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理论转化与艺术创新的重要实践成果,也是其践行“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理念、推动中华古典音乐“活起来、走出去”的鲜活案例。作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研究院自 2024 年创立伊始,汇聚产学研各界力量,致力于构建中华音乐理论体系、探索活态保护路径、创新中华古典音乐全球传播策略,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人大智慧”与“人大方案”。

本场音乐会得到了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与方壶齐物社的鼎力支持。未来,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将持续推进“乐响中轴”系列艺术实践项目,加强中华古典音乐研究与成果创化,推进中华古典音乐国际传播与创新发展,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澎湃的中国艺术动能。



相关链接:(复制网址到浏览器阅览)

https://mp.weixin./s/A1gF8MppJRq6v2PEj-ouhA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6/23/WS6858e012a31009d21e5bdf5c.html

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30026307&ui=YbxH+EW4zZsgZGDo+iuOWwpSIughHVsVfzzRMkA85MQAaTboCRhvlvsKyBmOhjOn&action=share&type=1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36375.shtml